如果顧客進店后不能快速找到他想要產品,如果他在該貨架前停留了8秒還沒有拿起產品,即便拿起也沒有試用的動作,這時你就得反思一下,你店面的貨架是否僅此是擺貨,而不是 “導購員”和“銷售顧問”的角色。
貨架不迎合消費心理和行為,從而無法建立起陳列優勢。
對于非剛需品,
消費行為動作拆解:
進店 (漫無目的)》 看到(吸引)》走近(感興趣)》拿起(查看、比較)》試用(體驗、充分了解)》咨詢(需求激發,產生信任)購買
對于剛需品,
消費行為動作拆解:
進店》走到貨架前(根據導視指引或詢問導購)》看到包裝、選擇特定功能型號的產品》拿起產品》翻看產品》試用產品》比較產品》收銀臺》復購時直接選擇特定品牌的產品(若有新產品則可能會再次比較和試用)
消費者最終的購買決策,發生在貨架前的消費行為。
所以,從零售環境出發,沒有獲得顧客第一眼的注意,貨架的存在就沒有實質意義。
星美鑫通過貨架設計,幫助零售終端店建立陳列優勢,提高產品在陳列端被看到、被拿起、被購買的概率,本期以圖書文具架為例。
星美鑫在設計圖書文具展臺時,在基礎分類牌基礎上放大品類字,讓標識突出而醒目,這不僅是為產品做設計,更是考慮到管理和服務,在星美鑫的意識里,貨架設計既要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,也要為店員提供管理服務。
▲通過材質和色彩的碰撞,讓消費者快速走到貨架前。
▲90cm-120cm高度設計不僅符合人體工程學,更利于銷售。暢銷區在上兩層,
底下兩層主要是藏書功能,解決了書冊的銷和藏的統一,提升周轉率。
▲層板為鋼木,側板設有滑軌,讓層板靈活調節高度,
對于不同開本的書冊陳列更友好。
▲包裝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上,高顏值貨架本身、分類牌醒目能被發現、被拿起,
迅速打動購買者。
▲增大終端的陳列面積,贏得排面優勢,
增加被消費者看到的可能性,讓包裝自薦,放上貨架就開賣。
▲分類牌、端頭和儲物柜于一體,配套掛鉤,讓消費者能方便快速的找到所需產品,方便他們挑選、比較、決策,讓店員在理貨和推薦的時候能快速拿到對應的產品。
不同的消費客群,對應不一樣的銷售話術,
貨架的功能即是向特點客群展示產品優勢(即購買理由)。
如某款產品是親子繪本,就會在繪本架放上“智力啟蒙”“3歲前必讀繪本”之類的POP海報,如學生區進某款產品,會在旁邊放上“開學必備”“考試神器”等推薦牌,從而為特定客群提供購買指南,更好的幫助消費者迅速各取所需。
▲推薦區結合道具物料進行封面展示
▲一些感性需求產品本身顏值高、極具特色,這時貨架不能搶占產品的風頭,
而是盡可能做極簡設計,讓消費者注意力聚焦到產品。
▲按照消費者購買筆芯的決策邏輯,即粗細、顏色、筆頭類型分類陳列,貨架提供足夠大、足夠醒目的陳列面,對應的盒裝筆芯陳列緊挨“推薦區”下方堆疊陳列,導購力滿滿!
▲一目了然體現產品系列區域
▲打造主重點產品區域,將重點產品單獨劃分陳列區域。
▲將產品、品牌符號、宣傳海報三重放大,一眼記住,促進購買達成。
星美鑫貨架,用專業設計促進零售終端銷售:
1. 突出品類,實現精準導購
2. 放大購買理由,對標客群自銷
3. 創造決策環境,引導快速下單
我們從貨架設計出發,回到零售的本質,為客戶提供的不止是貨架,而是更好的產品和服務。